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小札| 李战子、胡明霞 :基于语义重力说和评价理论的评价重力——以傅莹《中国是超级大国吗?》演讲为例

2016-10-02 上海语言学通讯 上海语言学通讯


自Martin & White在其合著的专著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中正式提出评价理论近十余年来,诸多研究者将其应用到了话语分析中,名人演讲是一大研究热点,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是对语篇中的评价资源进行标记、分类和统计,得出一些评价模式,宏观上印证演讲的主旨和立场等。此类研究虽然采取了量化统计的方法,但未考虑纷繁的评价资源在突出话语主旨时功能不一,无法有效区分与演讲主旨相关的核心评价和相关性较弱的边缘性评价。在此背景下,该文以Karl Maton提出的合法化语码理论中的语义重力为线索,提出“评价重力”这一新概念,为区分核心评价与边缘性评价和量化统计提供理论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前沿意义!


研究问题

该文以傅莹的演讲《中国是超级大国吗?》为例,主要回答了:语义重力的分类与评价分布是否有对应关系?能否就评价重力呈现的样态进行概述?


理论背景

该文关涉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语义重力”。语义重力指意义与其语境的关联程度。意义的生成越依赖于语境,语义重力就越强;意义的生成越能摆脱对语境的依赖,语义重力就越弱。另一个需要了解的是评价理论,该文关涉了其中的两个子系统,即态度和介入,其理论框架如图1、图2所示:


Fig. 1 The Attitude system (Martin & White 2005)



Fig. 2 The Engagement system (Martin & White 2005)




研究方法

1.根据评价理论框架对《中国是超级大国吗?》中的评价资源进行标注统计,并讨论评价资源实现人际性的方式。


2.从语义重力的角度,把文章按自然段划分进行标号,辨析出5个话语语义单位,这些语义单位的分类蕴含了语义重力的考量,语义单位的分类和定义及其体现的语义重力的变化趋势如表1所示。然后在各话语语义单位中考察评价资源所表达的评价意义与演讲主旨的关系。


表1: 《中国是超级大国吗》话语语义单位分类及定义

 

研究发现

1.针对第一个研究问题:语义重力分布和评价分布是否存在对应关系,可以从图3中得到解答。以图3中A点为例,该点为第4自然段的语义分类“个人叙述”类。该段中,傅莹讲述了在牛津辩论社的个人感觉“it’s my turn to be on the grill”。该段蕴含的评价资源为态度资源中的情感(affect),集中于演讲者个人本身,并未涉及演讲主题“中国是否是超级大国”,因此属于边缘性评价。再以图中圈定的点为例,其代表第32自然段,属话语语义单位中的“具体化”类。该段在没有涉及任何时间指示短语的前提下,引用他人针对中国国力的观点,并提出个人想法,接近了该演讲的核心评价内容“big and strong aspects of China”和“weakness and challenges”。总体来看,语义重力越轻,内容则更为客观,主要围绕中国实力和地位的评价展开,属于核心评价;而语义重力越重,内容则更偏向作者个人的经验和情感,主要起到引更为客观评述的作用,与演讲主题没有直接内容上的关联,属于非核心评价


3 《中国是超级大国吗?》中的语义重力和评价重力图示



小编反思

这篇文章对语篇结构划分跟跟马丁不同的是:作者按照语义单位来划分了5个部分,而不是马丁的 stage/phase的方法。优点是前者的方法分析语篇结构可以避免线性顺序,允许循环插入重复的情况。正是有了这样的设计,才有了图3的可视化呈现,以此来区分核心评价与非核心评价。

 

该文提出“评价重力”这一概念,并展示了区分核心评价和边缘评价的功能和效果,具有很好的理论前沿意义。谈到评价意义与主旨的关系,小编不禁联想到篇章纹理中的评价。在语篇中,“超主位(hyper-Theme)如同主题句,很多都蕴含着评价,其后的文本列出有关该超主位主题的更多细节信息,从而论证超主位句子中的评价意义”(Martin & Rose 2003: 182)。超主位句子中的评价是直接与主旨相关的,因为它本身就承担着主旨句的功能,同时从语义重力来看,它的语义重力是相对较轻的,因为“更高层级的主位需要预示更多信息,这就使它们承担更多的压力,从而利用语法隐喻将更多的信息压缩到有限的句子中”(Martin & Rose 2003: 195)。举一例说明(Martin & Rose 2003: 182):

This was only the beginning of his misfortune. (hyper-Theme)

When all the Englishmen in the town had been captured, including Nathaniel Courthope, they were herded together and clapped in irons; ‘myself and seven more were chained by the neckes all together: others by their feet, others by their hands.’ When this was done, the soldiers left them in the company of two heavily armed guards who ‘had compassion for us that the blood was ready to burst out at our fingers; end, with pain unsufferable’.


第一句the beginning of his misfortune”,语义重力较轻。“misfortune”表达了对主人公经历的消极评价,属于态度资源中鉴别子系统中的负面评价,这种负面评价和该段主旨直接相关,故应属核心评价。后文描述了主人公和其他受虐的细节和经历,其语义重力较重。描写的受虐细节表达的评价多为激发(invoke),且为负面评价,如“the blood was ready to burst out at our fingers”,联盟读者使读者激发出对主人公经历的负面消极鉴赏评价,另外“unsufferable”属印刻(inscribe),也为对主人公经历的负面消极鉴赏的评价。上例说明,语义重力轻的评价可能与主旨相关,可能成为核心评价。“this was only the beginning of his misfortune”为该段的超主位,使用了语法隐喻,将“所有不幸的经历”抽象为“the beginning of his misfortune”,语义重力较轻。“misfortune”表达了对主人公经历的消极评价,属于态度资源中鉴别子系统中的负面评价,这种负面评价和该段主旨直接相关,故应属核心评价。后文描述了主人公和其他受虐的细节和经历,其语义重力较重。描写的受虐细节表达的评价多为激发(invoke),且为负面评价,如“the blood was ready to burst out at our fingers”,联盟读者使读者激发出对主人公经历的负面消极鉴赏评价,另外“unsufferable”属印刻(inscribe),也为对主人公经历的负面消极鉴赏的评价。上例说明,语义重力轻的评价可能与主旨相关,可能成为核心评价。


参考文献

[1]Martin, J.R. & D. Rose. 2003.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 [M]. London: Continuum.

[2]Martin, J.R. & P.R.R White. 2005.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3]李战子. 2002.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本期小札作者:

上海语言学通讯特约编辑 江苏大学 外国语学院 喻志刚



读书小札: 功能语言学

学界新闻| 你是爱赛菲勒吗---- 2016年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侧记

研修侧记| 传统、理想、情怀: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马丁适用语言学中心研修侧记

读书小札| 论语法隐喻图示化的语义波

读书小札| 从多媒体外语教学到多模态话语设计 :《多模态话语分析与外语教学》

读书小札| 适用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读何伟、赵常玲《从功能语境看译者的选择》

学者观点|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传承与演进(David Rose)

【学者观点】王振华教授语篇语义学研究思想撷英

【读书小札】语篇研究:跨越小句的意义(第二版)

读书小札| 读袁周敏博士“身份的界定: 问题与建议”一文

【读书小札】语义波理论及其在教师课堂话语分析和建构中的作用

【读书小札】融入大生态的文体学超学科研究 ——张德禄教授《英语文体学重点问题研究》

【读书小札】学术英语之语法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