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套绿宝书您抢到没?——《绿色建筑设计导则》首发之后

35万粉丝点击关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4-04-20

编者按

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编著,崔愷院士、任庆英大师领衔主编的《绿色建筑设计导则 建筑专业》《绿色建筑设计导则 结构/机电/景观专业》两本书首发后,好评如潮,首次印刷短时间内销售一空,市场供不应求。不知这套建筑行业的绿宝书您抢到没?

因工艺复杂,制作精良,印刷精美,时隔月余,本套书重印面世!这次希望您不再错过。




以下首发内容来源于“AT建筑技艺”微信公众号(ID:ATJournal)



01

首发回顾


首发式嘉宾共同启动新书发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一级巡视员倪江波,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二级巡视员王小龙,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孙英出席首发式并致辞。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党委副书记吕书正,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樊金龙,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董事会秘书赵旭,以及多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和设计院、建筑学院院长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刘志鸿主持。我社社长咸大庆携本套书责任编辑徐冉、黄习习参加了会议。


编写团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总建筑师崔愷率领编制团队对《导则》进行了解读和工程实践分析,并与崔彤大师、冯正功大师、桂学文大师等19位来自全国各大设计院的专家就《导则》展开沙龙研讨,共同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主题报告


此次首发,共计300余位专业人士参加了现场会议,另外还有万余名业内外人士通过视频观看了直播。



02

专家点评



任庆英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绿色建筑的评判要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更加注重绿色建筑的真正内涵。绿色建筑应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综合性和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和思考。作为结构师,我无法为建筑方案的不合理性和环境的不适应性进行改变,但是建筑师如果认识到这一点,按照《导则》设计实施、及时修正,那么我们将会获得真正的绿色建筑。



崔   彤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绿色建筑的核心一是对有生命空间的关注,因为人的本体和环境的本体相互之间的关联就是创造一种有生命的空间;二是对时间的考虑,即对建筑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思考。良好的人居环境必然是绿色、生态的,这就需要建筑师重新思考人类生命的本体,全专业绿色意识的贯彻执行,从而让绿色建筑回归到生命的建构当中。



李兴钢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对《导则》的理解有三点:

一、树“道”。通过《导则》树立一种根本性的价值观,把“绿色”作为建筑的本体要素,避免被完全技术化和建筑师被动创作的局面,成为具有引领性的新时代建筑美学。

二、立“器。通过《导则》把理念普适化,并使价值观更加具体化和具有可落地实施性,形成可广泛传播和方便利用的设计手段和工具,带动学科、行业发展和变化。

三、用“人”。“三分匠人七分主人”,“能主之人”就是建筑师。对于绿色建筑设计而言,从理念美学到导则指引,都需要建筑师承担主体责任、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必需各专业工程师、各利益相关方的密切协同合作。




桂学文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从学习、感动、感谢、致敬、期待、建议六个层面进行了经验分享,肯定了《导则》人性化、本土化、低碳化、长寿化和智慧化的“五化”核心理念和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提出将《导则》的行业宣贯提上日程,积极宣传新时期好的绿色建筑典范,鼓励建筑师主动而为,全系统、全维度地贯彻实施绿色建筑理念。



宋   昆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党委书记

与原有的绿色建筑标准相比,《导则》的编著在理论框架和结构脉络上不仅自成体系,而且差异显著,我期待它能成为一种指南或手册,让高校学生及一线建筑师主动接受并学习。为了增加建筑师在绿色建筑中的话语权,应该将建筑学会和中国院的标杆作用树立起来,以点带面地扩展到各个城市的绿色建筑实践中。



潘云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首先,《导则》把人无序的各种需求和活动尽量有序梳理,在有序的前提下使设计师更加明确设计目的,让其结果更持续;其次,绿色建筑一定要建筑师牵头,仅为评分而凑数的绿色措施,对其发展很难起到推动作用;最后,随着《导则》的落实,专业协同将成为今后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



景   泉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一院院长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建筑早已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应从整体关系出发,关注建筑绿色设计的策略。以北京城市副中心首博东馆和共享配套设施两个项目为例,如何转译传统智慧,采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无界无缝、物尽其用、注重过程的策略,达到“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



杨金鹏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建筑二院副院长

通过以往的建筑实践,分享了关于绿色建筑的心得体会:一是超大型的公共建筑尤其需要绿色设计,不论是在能耗角度还是社会影响力角度,都有较高的需求和很好的社会效应;二是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接受程度,并寻求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引导;三是从环境、建筑、空间的一体化的视角讨论绿色,主动地进行设计,而不是仅仅是从技术手段和设施设备的视角探讨绿色;四是从设计“被动地”被进行绿建评分转换为“主动地”对绿建团队提要求、求支持,正向地进行设计。



冯正功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绿色建筑设计导则》这本书采用了开放式的编纂形式,水平非常高,以后我们会认真地用这本书指导未来的建筑设计。绿色建筑需要建筑师用最合适的方法来应对地域特征与气候条件、用尽量少的能源让建筑能够舒适地使用。几千年来古人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智慧而成功的尝试,同时与中国文化与美学融为一体。当下我们需要传承这种智慧,用现代的方法、材料,技术、构造等更加创新地应对当今的气候和功能需求,这样的建筑既可以承续中国文化的特征,又呈现出符合当代需求的创新性。



张   利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院长

《绿色建筑设计导则》可以改变中国建筑师对绿色建筑以及对我们所必须承担的责任的态度和方法。书中汇总了很多绿色策略,而且是用充满审美愉悦的方式清晰地传递出来的,是崔院士和整个编写团队多少年的辛勤思考,期待这个书能震撼更多的人,并改变更多的建筑思维。



郭卫兵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将来《绿色建筑设计导则》会成为中国院建筑设计最基本的方法,尤其在建筑创作初期,可以成为全国建筑师绿色建筑设计的指导书。建筑的发展离不开与环境的融合、抗衡,在当今的气候条件下,希望未来的建筑可以用绿色的理论和方法做得简单一点,减少无谓的投入,多倡导一些简单的绿色。



肖   蓝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

《导则》的编写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华森设计的分课题,已经形成了《绿色设计标识100条》并开始践行。绿色建筑是一个大的课题,编写过程中我们希望推动更多的设计师进入正向绿色设计的通道。因此,怎样让建筑师便捷地进行绿色设计是我们努力的重点。《100条》的内容是图案化的,每个标识能直接指向一个价值观或一个具体做法,设计人员可以使用。《导则》今天面世,也将投入设计实践,我们后续要解决的是提供更方便使用的计算方式和实际案例指引,也希望业界同仁可以提出更多意见,补充更多的设计要点,把《导则》真正推到实际项目上去。



任   军

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建筑师

首先,建筑师有责任设计美的绿色建筑,创意是建筑师的本行,创新和创意应该成为建筑师来做的重点。第二,绿色建筑不应以定量化指标划分其性能,有策略的引导,能够更大地实现绿色建筑的价值。第三,《导则》特别像《建筑模式语言》,能引导建筑师进行空间层面的设计。最后,建筑师可以利用创新性的手法和现代化的技术丰富我们未来的绿色建筑设计。




张   男

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装配式建筑可以看做是绿色建筑体系一个重要的分支。装配式在整体产业链视角下所具有的低碳环保、环境保护、工艺品质等方面的优势已为业界共知,只是全社会的理解尚不充分。装配式最重要的特点可以归结为集成与产业化。前者既是其技术要点也反映了其最终成果的呈现,而后者是真正实现其低碳减排目标的必由之路。

木结构具有天然装配式的特征。同等结构效能下木结构的能耗大约仅为钢结构的1/10,这其实是考虑到木材生长过程中的固碳、回收消解过程以及采集加工过程的低能耗特征。在加拿大发端的国际森林管理委员(FSC)有一整套木材生产的认证规则,某企业采伐加工的木材得到认证,就意味着该企业承诺了其生产过程没有影响到(或充分补偿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没有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没有损害水与土壤资源、甚至没有影响到当地原住民的生活…等等,对森林资源的取用,要考虑到子孙后世的可持续利用,是这个民间机构存在的根本意义,也应当是人类的共识。

建筑师在设计时秉持绿色建筑的理念确实非常重要,能够带动和影响社会公众共同形成低碳的意识,某种意义上说更为重要。




林   琳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绿色建筑的核心一是对有生命空间的关注,因为人的本体和环境的本体相互之间的关联就是创造一种有生命的空间;二是对时间的考虑,即对建筑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思考。良好的人居环境必然是绿色、生态的,这就需要建筑师重新思考人类生命的本体,全专业绿色意识的贯彻执行,从而让绿色建筑回归到生命的建构当中。




郝   军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2021年是我国出台第一部建筑节能标准的第35年,是第一个绿色建筑标准的15年,是建筑师规模化进入绿色建筑领域的第5年。我们的绿色建筑虽然已经起步,但还是一小步。绿色建筑的概念很大,我们都希望在绿色建筑这个概念中解决所有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每个专业都要认识到目前的趋势、面临的问题,扎扎实实把自己身边的事做好、把细节做好,在具体的项目中共同努力,力求实现绿色建筑真正目标。




董元铮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中心一室主任建筑师

南京园博园主展馆是目前比较新的、集中体现了一些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的项目。作为一个园艺博览会的主展馆,我们自然地把植物作为设计的语言和灵魂。在平地上,在建筑的天际线上,在下沉的庭院中,在废弃的筒仓里,通过立体的、多样的介入方式,让植物与建筑群体有了更多浪漫的对话。非生命元素与生命元素的紧密纠缠,使植物的使命不止是景观环境,不止是装饰,而是成为了建筑本身,成为建筑的围护,成为建筑空间的限定,最终成为绿色建筑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3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导则》




《绿色建筑设计导则》是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主导编制,集成集团综合技术力量,汇聚院士、大师和众多专家领衔编写的一部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指导型书籍,覆盖建筑、结构、水、电、暖、智能化等全专业,贯穿建筑策划到施工建造到运营调试等全生命周期,是从理念价值观入手到具体绿色方法策略的实战应用手册。书中明晰了绿色设计观,提出本土、人性、低碳、长寿、智慧五大维度的绿色目标,用整合式思考方式和正向设计逻辑来构建绿色建筑的核心要素,提出了“方法检索+多元评估”的绿色设计方法体系。同时通过大量集团优秀绿色建筑项目的深入剖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详细解剖。《导则》的面世出版,将成为广大设计院(公司)、高校、科研人员等设计师最为直观易用的绿色指导手册与检索工具书籍。


扫码购书


《绿色建筑设计导则》 建筑专业分册依照建筑设计的正向展开时序,先后从场地研究、总体布局、形态生成、空间节能、功能行为、围护界面以及构造材料七个环节引导建筑师进行必要的绿色思考与方法指引,每一章节后均附有方法扩展栏供建筑师自行扩充记录,是一部开放可生长的绿色方法查询记录手册。


扫码购书

《绿色建筑设计导则》 结构/机电/景观专业分册依照各自专业的设计体系框架,根据不同阶段总结出绿色设计要点与实施路径;并在绿色建筑传统的节水、节能、节材概念基础上,倡导“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绿色设计价值观,引导工程师从传统技术优先转向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考量绿色建筑。





相关阅读


崔愷:建筑设计是需要引导的/写在《绿色建筑设计导则》出版之前




更多好书和行业资讯请关注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与城乡规划图书中心公众号
建筑设计资料集


微信编辑 / 李立雅

微信复审 / 苏    静

微信终审 / 欧阳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